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系统部署,延续了连年聚焦“三农”的政策取向。文件强调,要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同时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激发“三农”内生动力的关键抓手。
在制度层面,围绕农村土地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农村金融服务、供销合作等领域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村要素流动创造更加顺畅的制度环境。从发展成效看,年中经济观察表明,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粮食生产基础稳固,乡村产业不断延伸拓展,多元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与此同时,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和一批智慧农业项目的推进,使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加快培育,无人农机、智能灌溉、数字牧场等场景不断丰富,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正发生深度变革。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在数字化和标准化的加持下,更加适应消费升级和市场多元需求。
聚焦“三农”的政策与实践正在形成“政策引领+产业支撑+科技赋能+人才驱动”的综合格局。未来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将包括: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和县域富民产业,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和农村消费市场升级,健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培育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复合型人才。
对于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而言,关键在于把握好改革与发展的节奏,将政策红利通过具体项目、机制创新和服务优化转化为农民和农村的实在收益,让“三农”工作在新阶段持续释放更大潜能。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5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