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各类围绕乡村振兴和农村市场的专题论坛密集举行,为产学研协同提供了重要平台。10月在山西举行的“2025乡村振兴(太谷)论坛”,以“‘十五五’农村改革与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聚焦未来五年农村改革重点、产业发展路径和县域治理能力提升,参会专家围绕农业现代化、县域产业集群建设和农村金融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此之前,北京举办的“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论坛(2025)”强调要对接《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的目标任务,从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和机制创新等维度推动规划转化为具体行动。
与此同时,由媒体平台主办的“乡村振兴赋能季·第三届乡村振兴论坛”也在筹备过程中释放出鲜明信号:通过“平台共促”的方式,把产业资本、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汇聚起来,围绕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产品品牌打造、数字乡村运营等议题展开多方对接。论坛预告提出,将通过圆桌对话、项目路演、案例分享等形式展示智慧农业、农文旅融合、农村电商和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最新实践,强化“资讯+项目+投资+服务”的多维链接。
从农村市场调研视角看,这类论坛的价值不止于一次会议,更在于形成持续的调研网络和观察窗口。一方面,通过聚焦不同区域的典型案例,系统梳理农村消费升级、农产品供给侧优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与创新做法;另一方面,借助论坛平台开展问卷调查、圆桌访谈和项目跟踪,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数据信息和市场洞察。对于参与主体而言,积极利用这些论坛输出研究成果、吸收前沿经验、对接合作项目,将有助于在新阶段的乡村振兴和农村市场发展中占据主动。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5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