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3.0%和3.1%,较此前预测有所上调,全球整体通胀水平预计呈回落态势。 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展现出一定韧性,但不同经济体间增长和价格走势的差异仍然明显。其中,一些主要经济体通过财政优化、货币政策调适和结构改革,维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节奏。在此背景下,全球对高质量投资、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的需求持续释放,为各国深化合作提供了新的空间。
在国际金融机构2025年年会上,相关报告强调,在多极化和结构调整并行的格局下,各国应更加注重通过改革激发中长期增长潜力,包括提升劳动生产率、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绿色投资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型经济体而言,持续推动内需潜力释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服务业和消费体系升级,将不仅有助于保持自身经济平稳运行,也将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在制造业、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的积累,为其参与全球合作提供了较强基础。
在国际观察者看来,未来一段时期的国际经济舞台上,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和产业链协同将成为关键议题。对于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而言,需要在国际规则框架下,积极参与跨境投资、技术合作和标准制定,在新能源、高端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寻找更深层次的合作机会;对于国内政策制定和产业布局而言,则需更加注重与国际市场需求和规则的衔接,在保持宏观稳定的前提下推动结构性优化,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经济平衡发展贡献新的动力。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5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