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广袤乡村的稻田与村庄之间,一场以“金融+广场舞”为主题的文体活动正悄然兴起。借鉴城市“自在卡杯”广场舞大赛的办赛经验,一些县域金融机构把舞台搭到乡镇文化广场,把音响搬到村民家门口,让原本集中在大城市的群众赛事延伸到田间地头。来自周边村庄的阿姨大叔自发组队参赛,一支支以丰收、家风、乡愁为主题的广场舞,在秋日的暮色中跳出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村民们说,以前爱跳舞没舞台、爱热闹没组织,如今有银行牵头、有镇里支持,文化生活一下子“活络”了起来。
舞台热闹的背后,是金融服务下沉乡村的脚步更加扎实。各地农村基层网点以活动为契机,在现场搭建金融服务区,设置政策咨询台、养老金融服务角和便民办理点,把原本“高冷”的金融产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老人听、写给农民看。工作人员穿梭在人群中,面对面讲解存款保险、反电诈、养老理财等知识,用有奖问答、趣味游戏取代生硬宣讲,让村里的老人既能在音乐节拍中舒展筋骨,也能在轻松氛围里学会如何守好“钱袋子”。“以前对银行产品有点怕,现在是跳完舞顺便问两句,感觉离金融不再遥远。”一位村民坦言。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正在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广场舞队伍成为村庄里的“志愿宣传队”,在排练和演出间隙主动向邻里分享防骗经验、新农保政策和助农贷款信息;一些村党组织、村委会则借机把环境整治、文明乡风评比、“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内容融入文艺表演,让“爱跳舞”的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引导。金融机构、基层政府和文化团队多方联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更在乡村金融供给、农村治理和文明乡风建设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乡村越来越有“文化味”,长者的晚年生活也实实在在更有“幸福感”。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5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