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浪潮中,鹤山宛如一位稳健的行者,以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为有力抓手,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绘就了一幅温暖而动人的幸福画卷。
医疗升级:筑牢健康守护网
走进鹤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区,仿佛踏入了一个现代化的医疗殿堂。门诊大厅宽敞明亮,诊室、外科手术室、健康管理中心、影像中心及康复医学科等设施完备且先进,处处彰显着焕然一新的气象。今年4月全面启用的新院区,较旧院区规模扩大了80%,床位增至800张,这一改变为患者提供了更为舒适和充足的就医空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院区积极引进高端医疗设备,高清腹腔镜、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等先进仪器一应俱全,为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深度合作,共建乳腺肿瘤中心等多个高水平临床专科,使得疑难病例诊治能力显著提升,日接诊能力提高至3000人次。这一系列举措,让鹤山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大大减少了外出就医的奔波与负担。
除了市人民医院新院区,鹤山还重点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沙坪街道卫生院康养大楼等项目建设。第三人民医院的建成增加了512张床位,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而中医院搬迁改造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未来将为市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选择。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鹤山民生类支出119.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八成,其中对医疗设施的大力投入,正是对群众健康需求的有力回应,为新型城镇化筑牢了健康的基石。
教育优化:点亮孩子未来梦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鹤山深知其重要性,将教育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面对人口持续流入带来的学位需求激增问题,鹤山提出“3年内投入财政资金5亿元新增1万个公办学位”的目标任务,并坚定不移地付诸实践。
从2023年至今,鹤山已投入近6.5亿元新建、改扩建8所城区、乡镇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17万个。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是鹤山对教育公平的执着追求和对孩子未来的殷切期望。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和扩充,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可喜的是,鹤山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功获评全省首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高考特控率、本科率稳居全省县域前列。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鹤山教育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孩子们美好未来的有力保障。在沙坪街道源林初心小学门口,来接小孩放学的杨女士感慨道:“孩子能平躺午休,老人有助餐服务点,生病不用去外地看病,这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简单的话语,道出了鹤山教育优化给百姓带来的真实获得感。
民生温度:诠释新型城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让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鹤山以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为抓手,对医疗、教育、“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铺排,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温度。
在“一老一小”服务方面,鹤山同样用心用力。为老人设立助餐服务点,让他们能够享受到便捷、营养的餐饮服务;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提供舒适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这些看似细微的举措,却如同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百姓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关怀与温度。
“以人为核心”是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鹤山通过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在医疗、教育等领域持续发力,让群众在城镇化进程中真正受益。如今,鹤山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一幅充满幸福与希望的城镇化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鹤山将继续书写精彩篇章,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