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精准帮扶重点群体,绘就就业暖心画卷

2025-08-22 08:38:07     来源:城镇网     作者:     浏览次数:228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在就业工作的宏大版图中,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犹如关键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渝北区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以“一人一策”的精准服务,为他们的就业之路保驾护航,奏响了一曲温暖人心的就业帮扶乐章。

  青年逐梦: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扎根渝北

  当下,全市高校毕业生人数超37万,就业竞争压力如汹涌浪潮般袭来。渝北区积极实施青年留渝来渝行动计划,为青年学子们搭建起通往梦想的桥梁,上半年成功促进2.08万青年扎根渝北发展,成为青年就业的“避风港”和“成长地”。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2025届毕业生双选会便是渝北区助力青年就业的一个生动缩影。这场双选会汇聚了140家企业,提供了3064个岗位,宛如一个巨大的就业“超市”,满足了不同专业、不同兴趣青年的求职需求。更值得一提的是,双选会引入了AI智能匹配系统,这一创新举措如同为青年就业装上了“智慧导航”。英语专业毕业生李雯便是这一系统的受益者,通过智能匹配,她精准锁定了心仪的跨境电商企业内容运营岗位。AI智能匹配系统根据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兴趣爱好等信息,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大大提高了求职的效率和成功率,让青年学子们能够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农民工返乡:推策略、建驿站,实现家门口就业

  对于广大农民工群体来说,外出务工虽然能增加收入,但也面临着远离家乡、无法照顾家人的困境。渝北区大力推行“家门口”就业策略,让农民工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实现了工作与生活的“两全其美”。上半年,渝北区实现农民工就近就业1.05万人,这一数据背后是无数农民工家庭的幸福与团圆。

  位于仙桃街道的零工驿站,就是渝北区为农民工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这里,返乡务工人员赵军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在本地物流公司上班,工资待遇和外面差不多,还能兼顾家庭,心里踏实多了。零工驿站就像一个温暖的“就业港湾”,为农民工提供了丰富的就业信息和便捷的求职渠道。它不仅收集周边企业的用工需求,还为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让农民工求职不再迷茫,就业更有保障。通过“家门口”就业策略和零工驿站的建设,渝北区让农民工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困难群体帮扶:一对一、精准化,托起就业希望

  就业困难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是就业工作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技能不足、信息不畅、就业观念落后等诸多问题,就业难度较大。渝北区坚持“一人一策”精准帮扶,为每一位困难群体量身定制就业方案,上半年分别助力2774名就业困难人员和7335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上岗,为他们托起了就业的希望。

  “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困难群体的心田。就业服务专员深入困难群体家中,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技能水平和家庭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岗位推荐。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困难群体,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对于年龄较大、技能较低的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确保他们能够基本生活有保障。通过“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渝北区让每一位困难群体都能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渝北区在重点群体精准帮扶方面,以创新的举措、贴心的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铺就了一条坚实的就业之路。未来,渝北区将继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让更多的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共同绘就渝北就业的温暖画卷。

友情链接
重庆新闻社 人民经济网 消费周刊 华夏网 企业报道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订阅中心 | 网站地图 | 文章索引
中国城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396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584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