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在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征程中,渝北区以创新为笔、服务为墨,绘就了一幅就业繁荣的生动画卷。通过搭建高效对接平台、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多元就业活动,渝北区持续为求职者和企业架起沟通桥梁,让高质量就业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创新模式,搭建高效对接“立交桥”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招聘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就业需求。渝北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积极创新招聘模式,为企业和求职者拓宽对接渠道。今年2月,由渝北区人社局主办、区就业和人才中心承办的2025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创新采用“现场招聘+直播带岗”双线模式,成为就业对接的新亮点。
“现场招聘”让求职者能够与企业招聘人员面对面交流,直观了解企业情况、岗位要求和薪资待遇,增强了求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直播带岗”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无法到达现场的求职者也能参与其中。通过直播镜头,企业可以展示工作环境、介绍岗位信息,求职者可以在线投递简历、咨询问题,实现了招聘的“云端”对接。家住仙桃街道的返乡务工人员赵先生就是这一创新模式的受益者。他一直希望能在“家门口”就业,这次招聘会通过双线模式为他提供了更多选择,最终他成功找到了一家本地物流公司的工作,工资待遇和在外地打工相差无几。这种创新的招聘模式,不仅提高了招聘效率,也让求职者感受到了便捷和温暖。
健全体系,筑牢就业服务“保障网”
精准对接并非一时之举,而是贯穿全年、常态长效的工作。渝北区深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服务机制,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打造“一厅两场多站点”服务矩阵,让就业服务触手可及。“一厅”作为就业服务的核心枢纽,整合了各类就业资源和信息;“两场”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了线下交流的场所;“多站点”则延伸了服务触角,将就业服务送到社区、乡村等基层一线。深化“渝悦·就业”平台大数据应用,通过对就业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能够精准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求职者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为就业政策的制定和服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大力推广“渝职聘”招聘求职平台,吸引了1892家参保20人以上企业入驻,发布岗位10.3万个,两项数据均居全市首位。这一平台就像一个就业信息的“超市”,求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岗位,企业也能快速找到合适的人才,实现了就业信息的精准匹配和高效流通。
多元活动,激活就业市场“一池春水”
为了进一步促进就业,渝北区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就业活动,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合作可能。
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将就业服务前置,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岗位推荐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顺利从校园走向职场。举办“17就业”职业指导等活动18场,服务9000余人次。这些活动邀请了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等为求职者传授求职技巧、分享职场经验,提升了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同时,渝北区还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各类招聘会,1 - 6月,全区共开展各类招聘会87场,发布岗位信息5.3万个。这些招聘会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满足了不同求职者的需求,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渝北区在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道路上,以创新为引领,以服务为支撑,以活动为助力,不断探索前行。未来,相信渝北区将继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开展更多元化的就业活动,为求职者和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让高质量就业的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