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南充市嘉陵区委书记张青松深入火花街道、南湖街道、文峰街道等地,实地调研督导城市宜居品质提升工程推进情况,将目光聚焦于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这一关键民生领域。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嘉陵区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坚定决心。
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城市发展新趋势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新时代的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迈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是重大而深刻的转变。嘉陵区深刻领会这一重大判断,主动适应变化,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完善思路举措。这种紧跟时代、立足实际的发展理念,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避免盲目建设,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嘉陵区锚定区委“113”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宜居品质提升等“十大工程”,正是对时代要求的积极响应,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民生工程,筑牢群众幸福之基
农贸市场,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直观窗口。张青松书记强调,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事关群众“菜篮子”的重要民生工程。这一论断精准地抓住了农贸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在改造过程中,嘉陵区坚持满足功能、节俭节约的原则,高标准建设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环境舒适的农贸市场。这既体现了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又彰显了务实的工作作风。特色鲜明的农贸市场能够融入当地文化,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配套完善的设施则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购物环境;环境舒适的市场让群众购物时心情愉悦,真正实现“菜篮子”拎得舒心放心。通过这样的改造,农贸市场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而是成为了展示城市文明形象、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新名片。
坚持“建管运”一体,激活市场发展新动能
“建管运”一体推进是嘉陵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一大亮点。牢固树立市场化经营理念,统筹群众消费需求和市场发展需求,这是实现农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建设阶段,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功能布局,为市场的后续运营奠定良好基础;在管理阶段,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市场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监管,确保市场秩序井然;在运营阶段,引入专业的运营团队,创新经营模式,提高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通过“建管运”一体推进,农贸市场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生产生活,还能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例如,一些农贸市场通过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商户收入;同时,通过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和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提升了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强化安全意识,守护城市发展生命线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底线,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过程中,嘉陵区始终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持续强化农贸市场通风设施、消防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这是保障市场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通风设施的良好运行能够有效改善市场内的空气质量,减少细菌滋生;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则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进行扑救,降低损失。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落实好防暑降温措施,也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在高温天气下,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息时间,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用品,能够有效预防中暑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才能确保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顺利进行,为城市宜居品质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嘉陵区以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城市宜居品质提升工程,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相信在嘉陵区的不懈努力下,一幅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画卷将徐徐展开,群众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