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洞子社区“37度暖情工作室”化解家庭矛盾,到滨州市为小学生开展情绪管理宣讲;从常态化“六进”行动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到构筑心理健康服务“阵地网”,各地正积极探索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全力满足群众精神卫生需求,为人们的心灵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社区工作室:温暖心灵的港湾
洞子社区的“37度暖情工作室”宛如冬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位居民的心。居民黄女士的儿子正值青春期,厌学且抗拒与父母交流,家庭关系一度陷入紧张。在工作室心理咨询师李兰平的疏导下,孩子逐渐打开心扉,与父母关系亲近,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这一转变,不仅让一个家庭重归和谐,更彰显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强大力量。
“37度暖情工作室”的居民心理咨询室自2023年3月启用以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坐诊,为居民提供免费的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无论是工作上的压力、家庭中的矛盾,还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居民都能在这里得到专业的帮助和疏导。这种贴近居民、服务居民的模式,让心理健康服务触手可及,有效化解了居民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共治。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居民在面对心理困境时,有了可以依靠和倾诉的地方。
校园宣讲:守护成长的灯塔
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滨州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心理健康教育宣讲团的专家走进清怡小学北校区,通过“愤怒拍拍手”游戏和《愤怒的小火山》主题宣讲活动,帮助孩子们学会管理复杂情绪。这种趣味互动与实用技巧相结合的形式,让抽象的情绪管理变得生动有趣、可感可行,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挑战,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滨州市在全市400多所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每年对所有在校中小学生开展拉网式心理筛查,分类评估和干预,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些举措就像一座座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道路,让他们在面对心理困惑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和引导,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城市行动:构建全面的防护网
滨州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聚力打造“心安城市”,以常态化“六进”行动为载体,将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和义诊服务送到机关、校园、社区、乡村、企业和家庭,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同时,建立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的服务模式,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保障,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滨州市积极构筑心理健康服务“阵地网”,涵盖22家二级以上医院、102个县乡两级综合治疗中心和90家基层卫生机构,培育心理健康人才,使全市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增至5677名。这一庞大的服务网络,就像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覆盖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无论是在城市的高楼大厦,还是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居民都能享受到便捷、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心安之处即是家。”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满足群众精神卫生需求,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让我们以洞子社区和滨州市为榜样,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筑牢心理健康防线,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温暖、和谐、幸福的“心安”家园,让每一个人都能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