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联动”绘新景: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7-23 09:22:23     来源:城镇网     作者:     浏览次数:458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提升至67%,标志着城镇化进程从“高速扩张”迈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以“特色产业高地、人口集聚洼地、宜居康养胜地、全龄友好福地”的“四地联动”模式,为县城建设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路径。这一战略既是对“以人为核心”城镇化理念的深化,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

  一、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新型城镇化进入战略深水区

  过去十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县城承载力不足、产业支撑薄弱等问题逐渐显现。2025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城镇化战略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与“增量提质”并重,其核心逻辑在于:

  以县城为支点: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连接着城市消费市场与乡村资源禀赋,是新型城镇化的“最后一公里”;

  以产业为根基:避免“空心化”陷阱,需通过特色产业培育实现“产城人”融合;

  以人民为中心: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从“就业保障”到“全龄友好”,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

  “四地联动”正是这一逻辑的具象化表达,通过产业、人口、生态、服务的协同升级,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二、“四地联动”的实践路径:产业、人口、生态、服务的系统集成

  1. 特色产业高地:以“链式思维”激活县域经济内生动力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特色产业的支撑。行动计划强调“一县一业”“一镇一特”,通过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案例:浙江诸暨通过“袜艺小镇”建设,将传统袜业升级为集设计、研发、电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袜子产量占全球30%,带动就业超10万人;

  机制: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避免“产业孤岛”现象。

  特色产业不仅是经济引擎,更是人口集聚的“磁极”。当县域形成“就业—创业—安居”的良性循环,人口回流自然水到渠成。

  2. 人口集聚洼地:以“政策红利”破解县城“虹吸效应”困境

  长期以来,县城面临“两头不靠”的尴尬:既缺乏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又难以提供乡村的低成本生活。行动计划通过“四地联动”重构县城吸引力:

  就业吸引:依托特色产业创造高质量岗位,如安徽金寨通过光伏产业带动超2万人就业;

  服务留人: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例如,四川仁寿县引入三甲医院分院,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

  政策引导:实施“返乡创业补贴”“人才安居工程”等,降低人口流入门槛。山东曹县通过电商产业扶持政策,吸引超20万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宇宙中心”的网红县城。

  人口集聚的背后,是县域经济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当县城成为人才“洼地”,发展动能自然源源不断。

  3. 宜居康养胜地:以“生态优先”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在“双碳”目标下,县城的生态价值愈发凸显。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设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推动县城从“生存空间”向“生活空间”升级:

  生态修复:如河北正定县通过滹沱河生态治理,将昔日“垃圾带”变为“城市绿肺”,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年收入超5亿元;

  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低碳产业,如江苏溧阳市以动力电池产业为突破口,构建“绿色制造+生态旅游”双轮驱动模式;

  康养融合:依托山水资源发展大健康产业,如云南腾冲市打造“温泉+中医+旅居”康养基地,吸引大量“候鸟式”养老人群。

  生态与经济的共生,让县城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家园。

  4. 全龄友好福地:以“精准供给”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

  城镇化不仅是年轻人的舞台,更是全龄人群的共同福祉。行动计划强调“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打造儿童友好社区”,推动服务资源向“一老一小”倾斜:

  养老服务: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如上海奉贤区通过“老伙伴计划”,让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形成社区养老闭环;

  托育服务:发展普惠托育机构,如浙江杭州市实现每千人口托位数4.5个,缓解年轻父母“带娃难”;

  无障碍环境: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让县城更有温度。

  全龄友好的本质,是让每个人都能在城镇化进程中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

  三、战略深意:新型城镇化是共同富裕的“金钥匙”

  “四地联动”不仅是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更是共同富裕的实践载体。通过产业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人口集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通过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增值,让绿水青山成为“幸福不动产”。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新型城镇化战略打破了“城市—乡村”的二元对立,构建起“县城—中心镇—美丽乡村”的梯度发展格局。当县城成为产业高地、人口洼地、生态胜地、服务福地,乡村的优质农产品、生态资源、文化传统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通道彻底打通。

  结语:以“四地联动”书写城镇化新篇章

  站在67%城镇化率的新起点上,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四地联动”为笔,正在绘就一幅“产业兴、人口聚、生态美、服务优”的县域发展新画卷。这不仅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更是对“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当县城成为安居乐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蓝海、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式现代化的城镇化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共同富裕的愿景必将照进现实。

友情链接
重庆新闻社 人民经济网 消费周刊 华夏网 企业报道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订阅中心 | 网站地图 | 文章索引
中国城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396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584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