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绍兴市重磅制定出台《携手共富·重点帮促工程实施方案》,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当地城乡区域高水平均衡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该方案以山区乡镇、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构建贯通市县乡三级的“帮镇、帮村、帮户”机制,实施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全力推动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在绍兴大地徐徐展开。
目标明晰,勾勒共富“路线图”
《方案》精心绘制了分阶段发展目标,为绍兴的共富之路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到2025年底,绍兴全市山区乡镇将迎来显著变化,“一镇一个亿级产业”将成为现实,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将为乡镇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可用财政财力也将实现10%以上的增长。村集体经济也将迈上新台阶,年经营性收入60万元以上的村实现全覆盖,集体经济的壮大将为村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低收入农户也将共享发展成果,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
展望2027年,绍兴的共富目标更加宏伟。所有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力争突破70万元,集体经济的持续壮大将进一步增强村庄的自我发展能力。低收入农户收入将达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以上,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更加完善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体系将逐步形成,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大专项,激活乡镇“新引擎”
山区乡镇是绍兴共富征程中的关键一环。为推动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绍兴将实施四大专项行动,为乡镇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绍兴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发展茶叶、香榧、中药材等特色农林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通过建设“发展飞地”式产业创新综合体,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探索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让特色产业成为山区乡镇的“金字招牌”。
重大项目的支持和招引是乡镇发展的重要支撑。绍兴将加强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储备,积极引进一批符合山区乡镇发展需求的大项目、好项目,为乡镇发展增添新动能。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提升乡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绍兴将加大对山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水电、通信等条件,让乡镇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公共服务。
科技金融消费综合支持将为乡镇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绍兴将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决乡镇企业和农户融资难题;促进消费升级,激发乡镇市场活力。
多管齐下,助力村域“稳发展”
重点帮促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绍兴将从产业帮扶、利益联结和人才支撑三个方面入手,推动重点帮促村融入共富链。
产业帮扶是核心。绍兴将盘活低效资产,发展新兴业态,为村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打造特色场景,探索多元合作模式,让村庄的资源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利益联结机制是关键。绍兴将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共享红利。通过探索多元合作模式,引导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人才支撑是保障。绍兴将依托人才工程选优配强带头人,派驻专业人才,培育本土人才,为村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让有知识、有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村庄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精准施策,推动农户“增收入”
低收入农户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点帮扶对象。绍兴将从就业创业帮扶和“庭院种养”帮扶两个方面入手,推动低收入农户增收。
就业创业帮扶是拉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绍兴将根据实际情况打造就业帮促基地,引导低收入农户投身二、三产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通过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方式,提升低收入农户的就业创业能力,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庭院种养”帮扶是绍兴的一大创新举措。绍兴将创设“庭院种养”帮扶品牌,鼓励低收入农户以住宅院落或房前屋后、村庄闲散待利用场域为空间,从事小规模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这种帮扶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农村的闲置资源,还降低了低收入农户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携手共富·重点帮促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是绍兴市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相信在方案的指引下,绍兴的山区乡镇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经济薄弱村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低收入农户将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绍兴,正以昂扬的姿态,奏响城乡共富的“奋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