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6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回落态势。1-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为经济持续复苏注入信心。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我国就业市场的韧性,更折射出宏观政策精准发力、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的积极成效。
一、就业大盘稳中有进,结构性改善特征凸显
从数据看,5月就业市场呈现三大亮点:
失业率三连降,稳就业政策显效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下降,从3月的5.3%逐步回落至5月的5.0%,降幅达0.3个百分点。这一趋势与今年以来政府“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反映出助企纾困、稳岗扩岗等措施的叠加效应。
户籍差异缩小,就业公平性提升
本地户籍劳动力与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均为5.0%,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更是低至4.9%。这一数据表明,城乡劳动力市场融合加速,就业机会分配更加均衡,体现了共同富裕目标下就业政策的普惠性。
大城市就业韧性增强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步下降0.1个百分点至5.0%,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一线城市及重点经济圈的就业吸纳能力持续释放,为全国就业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企业用工活跃,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数据显示,5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小时,较上月增加0.1小时,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这一数据背后,是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稳步复苏:
制造业订单回暖:随着外贸出口企稳回升,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重镇用工需求增加,技术工人、普工等岗位招聘量显著上升。
服务业加速复苏:餐饮、旅游、零售等接触性服务业快速反弹,带动灵活就业岗位增长。
新经济催生新岗位: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成为就业“蓄水池”,直播电商、新能源运维等新兴职业吸纳大量青年劳动力。
三、政策精准发力,护航就业大局
就业形势的持续改善,离不开政策组合拳的精准施策:
助企纾困“组合拳”
通过减税降费、社保缓缴、稳岗返还等措施,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稳住市场主体“基本盘”。
重点群体“靶向支持”
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推出“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拓宽就业渠道。
技能培训“提质增效”
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等工程,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四、挑战犹存,稳就业仍需久久为功
尽管就业形势总体向好,但结构性矛盾仍需关注:
青年就业压力较大:16-24岁青年失业率仍处高位,需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引导青年树立正确择业观。
部分行业波动风险:房地产、教培等行业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尚未完全消化,需加强转岗培训和再就业帮扶。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影响出口导向型企业用工需求,需提前布局稳岗预案。
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经济“晴雨表”。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三连降,不仅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为下半年稳增长、稳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需继续以政策“组合拳”稳住就业大盘,以改革“深水区”释放市场活力,以创新“新引擎”培育就业增长点,让更多劳动者端稳“饭碗”,共享发展成果。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就业的“压舱石”作用将愈发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