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强化城镇规划建设治理,赋能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2025-05-15 14:19:35     来源:城镇网     作者:     浏览次数:57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海南省委、省政府迅速响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规划建设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增强城镇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镇,为自由贸易港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统筹协调,构建科学规划体系

  城镇规划建设治理犹如一场宏大的交响乐,需要各个音符和谐共鸣,这就要求强化统筹协调,实现系统推进。《意见》立足海南独特的“三极一带一区”空间格局,精心构建“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市县域中心城镇—小城镇”四级规划体系。这一体系宛如精准的棋局布局,推动产城深度融合、集约高效发展。

  在规划管理方面,《意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通过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多规合一”,让各类规划在一张蓝图上协同共进;完善“机器管规划”,借助科技手段提高行政效率与透明度,实现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同时,统筹推进城镇更新与地下空间开发、综合管廊建设、老旧管网改造等工程,形成“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协同机制,确保资源配置如精准的齿轮咬合,高效有序,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引领,驱动治理能力升级

  创新是城镇规划建设治理的核心动力,既需要前沿技术的深度赋能,也离不开治理模式的系统性变革。《意见》以创新为引领,全方位提升城镇治理能力。

  在技术赋能上,构建智慧化运行监测平台,实施“信号升格”行动,加快5G覆盖和城市大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深度融合。这就像为城镇装上了“智慧大脑”和“敏锐神经”,让城镇的运行更加智能、高效。在治理模式创新方面,建立“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721”工作法和网格化“多格合一”。这种创新模式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从分散管理向协同治理的转变,让城镇治理更加精准、高效。此外,推广绿色建筑、BIM技术、减隔震技术应用等,推动城镇建设向绿色化、智能化迈进,为城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聚焦民生,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因此必须将民生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深刻把握这一理念,聚焦民生福祉与安全底线,以实效为导向压实责任。

  在民生领域,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试点,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完善“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体系,为居民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在安全领域,强化城镇生命线保障,升级防灾设施,推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应对台风、内涝等灾害的能力。同时,健全政策支持、土地管理、资金保障等配套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城镇规划建设治理工作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海南要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持续深化城镇规划建设治理改革创新,推动城镇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从传统管理向智慧治理升级、从单一建设向系统治理跨越。相信在《意见》的指引下,海南必将打造出一批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镇,为自由贸易港建设增添新的光彩,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友情链接
重庆新闻社 人民经济网 消费周刊 华夏网 企业报道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订阅中心 | 网站地图 | 文章索引
中国城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396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584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