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皖南,民生暖人心。宣城市以"民生温度"丈量城市发展高度,持续书写"为民办实事"的暖心答卷。2024年47项民生工程圆满收官,2025年升级版"民生套餐"已全面铺开,涵盖十大领域、30项具体任务,配套97条落地举措,正将发展红利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就业春风精准送岗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一季度,宣城创新实施"2+N"招聘矩阵,线上线下联动举办招聘会790场,释放25.39万个就业岗位,助力2.46万人端稳"饭碗"。针对灵活就业群体,建成6个标准化零工市场,日均提供岗位400余个,让"打零工"变成"放心工"。宣州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更吸引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带动本地就业超千人。
停车难题破局有道
针对"停车难"城市病,宣城启动"万位泊车"计划。今年市本级将新增停车泊位2万个,其中公共泊位180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共享车位占比超30%。在宣城经开区,立体停车楼项目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在宛陵湖景区,生态停车场与景观完美融合。智慧停车系统同步上线,实现车位查询、导航、缴费"一键通"。
老旧小区焕新蝶变
城市更新向深而行。2025年,宣城计划改造90个老旧小区,惠及6800户居民,改造面积75万平方米。在改造中突出"一小区一方案",既有加装电梯、雨污分流等"规定动作",又创新引入"社区营造师"制度,通过居民议事会确定改造菜单。宣州区状元府小区改造后,房价每平方米上涨800元,成为"老旧小区改造增值"的鲜活样本。
从就业保障到城市更新,从公共服务到社会治理,宣城正以精细化、精准化的民生工程,托举起群众的"稳稳的幸福"。这份不断更新的民生清单,既是城市发展的"温度计",更是群众幸福指数的"晴雨表",见证着宣城向"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坚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