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热望2005中国

5049-03-29 15:15:48     来源:城镇网     作者:     浏览次数:439

 

  【编者按】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寄予厚望,而中国企业从世界经济成长中分享一块蛋糕的愿望又何尝不急迫?今年起我国在加入世贸谈判中所获得的过渡期就基本结束,按照入世承诺,中国与世界在经济上全方位的融合已经近在咫尺。要适应这种趋势恐怕内外双方都要再次确立开放与宽容的思维模式。

  龙永图不久前在深圳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入世三周年,我们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对外开放。他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很强,中国市场的承受力很强。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心,我们就不可能实现成为经济大国这个多年的梦想。

  □本报记者 郭志明/文

  三年保护期终结

  从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入世进入第四个年头。三年过去了,大部分产业的三年保护期已经终结,随后,中国进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市场开放水平将达到新的程度。

  从2005年1月1日起,进口汽车配额许可证管理将全部取消,其他商品的非关税措施也将全部取消,银行、保险、证券、分销等重要服务部门所享有的过渡期也逐步结束。

  对于三年保护期的结束,一些专家认为,入世实质上是我国企业“国际化”和国际企业“本土化”的较量。进入关键过渡期后,重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亟须闯关,我国向贸易强国的冲刺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金融大鳄牛刀小试

  在外资的眼里,“三年保护期”的结束让他们跃跃欲试,进攻中国市场的计划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这一点,外资金融机构显得尤为迫切。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李小加这样看待2005年:“希望在这个国际化第二个十年开始的时候,中国资本市场在‘请进来’方面会有更大的举措。”

  2004年11月份,李小加就表达了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迫切愿望。李小加说,中国资本市场在短短的14年里走完了很多国家几十年才走完的路。从1994年到今天,从当初的青岛啤酒、金山石化,一直到最近的网通的上市,中国已经有几百家企业在海外上市,圈得千亿美元的资金。这短短的十年里,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是举世无双的。 

  人民币业务也是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必争之地。自2004年12月1日起,中国按时开放了昆明、北京、厦门3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并提前一年开放西安、沈阳两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到18个。当天,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就向厦门银监局递交了开办人民币业务的申请。而在北京开展业务的24家外资银行分行中,在12月1日前递交意向性申请的超过了半数。截至2004年10月末,全国已有10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中61家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

 

  零售巨头大举入侵

 

  与外资金融机构的角力相比,在零售业,外资跑马圈地的步伐与动作显然更快、更有力度。

 

  麦德龙四面出击,先是沈阳店亮相,接着哈尔滨店、南昌店也将面世,接下来,南通、义乌、深圳也正在选址。麦德龙在目前21家仓储店的基础上,2005年将再开10家门店,而且拓展重点将转向南通等中小城市。

 

  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沃尔玛最近也终于有动作了:在浦东的临沂北路、龙阳路路口,一个沃尔玛卖场已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家乐福也毫不示弱,其中国区总裁施荣乐表示,2005年,家乐福将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城市各新开门店12个。

 

  除了规模,外企零售企业在股权结构上也有自己的想法。家乐福的中方合作者为联华超市,罗森的中方合作者为上海华联集团,但随着我国零售业对外资商业准入将基本取消股权限制,一些外资企业将会向独资方面发展。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认为,外资巨头可能会通过三种方式让内资企业放弃原有股权:出一个比较好的价钱诱惑你出售;扩大企业资本规模,让内资股份无力追加,迫使你的股比越来越低,最终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跑马圈地到处开店,使合资公司亏损,让中方不得不放弃股权。

 

  本土企业“以变制变”

 

  不只是在金融业与零售业,旅游、运输、建筑、教育,只要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就不可避免地看到外资的身影。

 

  对待利用外资,有人做过形象的比喻:就像北方冬季里的窗子,开得小了,室内的空气不清新,人容易得病;开得大了,冷风吹进来,人还是会得病。窗子开得合适是一种学问,利用外资同样也要讲求技巧。

 

  汽车业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3年前,有人预言,入世后中国汽车业将会一败涂地。然而,短短的3年过去了,我国的汽车市场并没有失守,相反,出现了高速增长、产销两旺的势头,大量国产中低档轿车价格已经与国际接轨,一个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逐渐显现。

 

  在对待外资的态度上,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表现得很自信。在2004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周年纪念日的这一天,龙永图表示,包括零售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不怕参与国际竞争。

 

  有专家认为,从我国加入WTO 3年以来的情况看,“狼来了”似乎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企业参与竞争提供一个良性和健康的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惟一的途径便是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要想不被淹死得先练好游泳。

 

友情链接
重庆新闻社 人民经济网 消费周刊 华夏网 企业报道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订阅中心 | 网站地图 | 文章索引
中国城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0 tongchou.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396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584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